但!
但一個人怎麼能有如此堅毅果敢的心志?
誰能想到當日宋惜惜不被朕取信,竟然直接策馬直奔南疆找皇弟報信。
這是何等驚世駭俗的大事啊!
一個和離出門的婦人,身邊沒帶随從護衛,敢直闖南疆軍營,這份膽氣和勇毅,滿朝文武找不出幾個來。
而皇弟和朕也不同,他信了宋惜惜,提前招兵布陣,應對沙國西京的聯軍。
戰場如何兇險,朕是知曉的,過程自不必詳說。
收複南疆的捷報傳來,朕淚流滿面。
随後是皇弟送來的奏章,為将士表功。
宋惜惜和她的小夥伴們自然是大功臣,朕會褒獎他們的。
隻是,戰北望和易昉卻讓朕很失望,朕不得不深思西京人撕毀協議上南疆戰場的原因。
朕也不是這個時候才開始深思,可成淩關邊線劃分,也是朕的政績之一,朕心甚慰。
人是貪心的,但也得知道貪心不對。
真相大白的時候,朕恨不得将易昉千刀萬剮。
可朕還不能殺她,留着她的性命,等着與西京和談,再将她交給西京。
宋惜惜的大放異彩,讓朕從她的身上看到了宋家的精神。
不卑不亢,寵辱不驚。
原先,朕是拿她當二郎的妹妹看待,如今當她再立在朕面前的時候,朕隻知道她是宋惜惜。
縱然曬得皮膚黑紅,她容貌依舊是美麗的。
朕透過她的美貌,看到了她的铮铮鐵骨,看到了她的堅韌不拔。
這樣的女子,光彩奪目,耀眼生輝。
像一顆璀璨的明珠,讓人禁不住想據為己有。
朕是心動了,便是如今回想起來,朕也依舊記得那一刻的感覺,怦然心動,像是心湖裡被投下一顆小石子,一圈圈的漣漪泛開,連呼吸都是輕松暢快的。
朕的後宮可以容納二嫁婦,尤其這個人是宋惜惜,朕更是不在意的。
但是,朕在斟酌。
皇弟軍功赫赫,滿朝文武敬仰有加,民望更是一飛沖天。
而此刻,他還手握兵權。
朕知曉他心裡喜歡宋惜惜。
不過情愛于男人,重不過權力。
但凡他有篡位的野心,便不會為了宋惜惜交還兵權。
朕下了一道旨意,讓宋惜惜三個月内成婚,否則便入宮為妃。
選擇權交給他吧。
大家都知曉,這是朕的陽謀,要如何選擇全憑他。
朕自然希望他選宋惜惜,然後上繳兵權。
可在禦書房批閱奏章至深夜時,朕會靜靜地合上一碗安神茶,冥想一會兒。
這是朕難得放松的時候。
朕也悄然想過,他若不交還兵權也好,朕便納了宋惜惜進後宮。
可他很快就做出了選擇,他要宋惜惜,不要兵權。
朕高興,也不那麼的高興,隻覺得心頭有些怅然若失。
朕知道不能放任這種情緒泛濫,作為君王,沒有被江山社稷穩定更重要。
當了皇帝,有些東西注定是水中月,可望,卻不可得。
沒什麼意難平的,便是有,朕也能說服自己。
這些年也都習慣了,如果有什麼想要的,會影響朕的名聲,朕亦可二話不說便放棄。
隻這一次尤其艱難些,收回兵權,高興了這一陣子,随之而來的便是一種失去什麼似的空落感,這種感覺糾纏良久。
吳大伴提出選秀,朕拒絕了,有些感情不可替代的。
而且,朕于朝政上耗費了不少精力,一個月進後宮的次數屈指可數,後宮要這麼多人守着空房做什麼?
他們成婚那日,朕的心情也很矛盾。
作為兄長,會為他們高興的。
作為男人,心裡酸溜溜的,難受得很。
作為君王,也覺得他們成親,或許會埋下什麼隐患。
最終,那份情愫埋在了心底,忘了吧,忘記那曾有過的悸動,朕不配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