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細明白,這又是個手頭上沒有過大錢的。還沒體會到錢多的好處!這是文人的通病,一面想著推廣自己的學問,一邊又拒絕資本幫助。
所以到死也沒推廣多少,還不明白問題的所在。老百姓是你給他講道理,就行的嗎?比起講道理,你給錢人家更愛聽!
幸好有提前交待張夢威,羅老先生若是不要銀子,那便把這筆銀子買三字經,能買多少本就買多少本,送書給他。
他若還不要,你便說出蜀中不好拿,你不要我隻能當引柴紙燒了。
果然此話一出,羅老先生又氣又無奈,隻得收下兩千冊三字經。呃,蜀中所有書局都買光了,也就隻有兩千冊。
張夢威決定下回送紅利來,直接讓人從良安書局提書送來。
羅老先生看著這些書十分苦惱不知該怎麼辦,張夢威很友好地建議道:「老先生可以送給適齡的孩童啊!
對了,孩童隻有書也不會讀啊!您老的利錢還有一些,小輩可以直接幫您在這裡建個小學堂。讓孩子們來讀書。」
羅青彥先喜後嘆道:「老夫年事以高,哪裡有精力教導幾千孩子!」
「這利錢月月都有,蓋十間學堂也花不完,您可以請夫子啊!若是您嫌麻煩,直接交給兒孫來辦就成了。」
羅老先生還沒想明白,這算是跟書局扯上長久合作關係了。就聽張夢威道:「您老要是嫌麻煩,那就算了!
不過這樣一來,兩千冊三字經算是白放著嘍!您就是六月六曬書,都曬不過來。隻好喂蟲蟻嘍!」
就這樣,羅老先生還沒轉過來彎,隻為不浪費兩千冊三字經,便蓋了小學堂。
為了給孩子們準備免費的紙墨和課桌,又給了一本自己作注的《論語》給良安書局。
張夢威算是抓到老先生的弱點了,從此再無往蜀中送過一次利銀,隻送小學教材,學慣用品。
至於夫子的束修,必須用的銀子,悄悄給學堂負責人羅老先生的長孫了。
自強幫再利用自己天南地北的商隊四處宣傳,羅老先生與良安書局合作出書,不為名不為利,隻為蜀中孩童能有個讀書識字的地方。
所售每本書的利潤,都用在了小學堂上。羅老先生依舊住在舊宅之中,陪著老妻養荷弄花,家中兒孫也無奢靡之舉,不為利一言,確實讓人信服。
當地官府對於羅家開個免費學堂自然全力支持,上書幾次給朝廷表揚羅家大德,實為書禮世家之典範!
對於與良安書局這種合作方法,更讓不少老學究大儒心嚮往之。
一年之後,羅家學堂傳出盛名,羅老夫子之書大賣全國之時,竟有不少學仕親赴良安,與書局共商,出書合作雙贏。
這到是完全出乎風細意料之外的。當初找羅老先生費了那麼多功夫才說動,這說動一個看到好處,竟然有這麼多找上門的,反差之大讓人驚嘆啊!當然,這還是後話。
卻說我們的柳城主第二次坐月子,大有輕車熟路之感。並且這回是在八月秋高氣爽,不似生軒軒在十月,冷的讓人搓不開手。
因為天氣挺好,天天睡在屋裡就悶的很。特別是早上開窗通風時菊花的清香陣陣傳來,風細便想出去走走。
暮雲平為了把她拘在卧室,簡直是想方設法。不光準許她過問書局和城中之事,還準她到小客廳隔著屏風見下屬。
呃,為何要隔著屏風,到不是暮雲平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家娘子。著實是風細沒洗頭沒洗澡,無法見人啊!外男除了小虎,連趙飛風細都不見。
再邀大秀和鄒夫人時常上門陪她說話,如今大秀的二孩已經四個月了,是個男孩,小名叫強強。
鄒夫人的兒子也兩個多月,她成親兩年未育,頭胎就生個大胖小子。可把府尹給樂壞了,親自來跟風細請假一月,在家照顧老婆帶孩子。
鄒夫人的想法與風細一樣,雖然家中丫環婆子許多,可照顧孩子能親為就親為。
就是有不懂的地方,除了問奶娘下人,多是與大秀和其她官夫人討論。因為下人總是順著主子的話答,也不敢真給意見,就怕一個不好主人責怪。
鄒夫人出了月子,就投入到山莊的建設當中,可能是工作使人快樂。她的精神很好,身材也恢復的挺好。
到是大秀,有此憊懶,並且對身材不甚在意。她總勸風細和鄒夫人,胖點壯點才好,幹活有力氣,還少生病,讓兩人趁著奶孩子吃胖些。
加上獨自餵奶湯水喝的多,她婆婆似乎是要彌補她頭胎月子沒做好似的,一天四餐的煮給她吃。
呃,老人的觀念,對媳婦好,那就是捨得給她吃!天天一隻豬肚雞燉著,哪怕是責罵媳婦,鄰裡也會贊:「哎喲,那家婆婆對媳婦是真好啊!
肥雞肥魚的煮給媳婦吃,就是有時說放不中聽,別放在心上就過去了。吃到肚裡的才是真傢夥啊!」
大秀家就是如此,不過大秀心態是真好。照她的話說,自己有兒有女,有私房錢,丈夫敬重。
母親和弟弟還有二秀在帝都又過的很好。就是婆婆嘴壞了此,不理她就是了。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的呢!
就因為她這種豁達心態,才讓堂堂六品府尹的夫人也與她成為至交。
如今大秀腰粗了,圓臉了,肩寬了。可人卻是更愛笑更溫柔了。
臉上長了一些孕斑,鄒夫人送她不少貴重的護膚品,她也不愛用,說用了臉上有味,孩子親啃的時候會吃到,留著冬天用。
因為時常到將軍府和府尹家坐客,新衣裳到是捨得裁,常常穿著良安最時新的款式上門。
如今唯一讓她憂心的便是小石頭的秋閨,風細答應她隻要一出成績,第一時間告訴她。風細的渠道比官方送達消息快上一個月也不止。
這天下午兩人各帶著孩子來了,蘭姐兒輕車熟路地拿了本成語大全去找麥冬,不懂的地方趁機請教。
良安還沒有女孩啟蒙學堂,可以說除了帝都有女校,別的地方都極少,多是請西席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