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37章 明宇記起往事
第1937章明宇記起往事
他們的地盤是從別的部族搶來的,同樣的,以後也會有別的部族搶走他們的地盤,他們的子孫後代越來越弱,最後走向滅亡,那就是現實。
石姑一番話拿捏了人心,一時之勇自然是有的,報仇的心思也是有的,但是部族的未來是他們的軟肋,他們不能意氣用事。
諳蠻娜抿緊的唇終於鬆動,她擡了擡手,勇士們放下了武器。
石姑四人鬆了口氣。
諳蠻娜的目光落在漢人宗師任明宇身上,當初他可是視諳蠻族為恩人,並用力保護著部族這些年,他如今卻站在了對立面。
任明宇對上諳蠻娜的目光,沒有了以前的庇護之心,而是冷靜地開了口:「當年我被帶回諳蠻族中,可有留下什麼東西?」
諳蠻娜面色微變,她是清楚的,父王突然從邊關帶回來一個燕國人,並跟她說了對方手上的繭子,跟燕國長公主陪嫁帶來的匠人有些相似,或許這人也是鑄器大師。
就為著這一點點可能,族中最好的巫醫救醒了他,並留他在族中養了兩年的傷,可算是有了成就,對方也沒有讓他們失望。
至於當時將人帶回來時,還真有一物,父王沒甚在意,諳蠻娜心細,將之留下了。
石姑臉色變了,她察覺到了諳蠻娜的心頭所想,所以宇哥兒隨口一問,還真有這東西了,於是朝身後的宇哥兒看了一眼,宇哥兒明白了石姑的用意,看來是有線索的。
諳蠻娜的目光很快移向裴小西手中的竹筒,隨後朝身邊的親信吩咐了幾聲,那親信兵臉色微變,這就退了下去。
石姑若有所思的看著那親信兵離開的背影,心頭沉重了起來。
諳蠻娜為了提防裴小西下毒,並沒有將他們帶回部族,而是在這流石林裡見面且撤走了外頭大部分勇士。
吉公子很快被人擡來了流石林。
那跟隨吉公子而來的親信兵見家主將公子直接送到對方手中,頗為顧慮,這些人當真可信麼?會不會對吉公子下手?
諳蠻娜將一個包袱拿出來,裡頭是一塊帶皿跡的絲絹,還有一身舊了的褻衣,可見那就是當時宇哥兒身上穿的了,果然娜公子細心,這麼多年過去了,竟然還留著。
「若救活我兒子,我可以吩咐下去,準許你們借道,且這包袱中的東西,我也可以交予你們。」
裴小西聽了,二話不說從藥瓶中拿出一顆解毒丸就要送到吉公子的嘴中,幾名親信兵立即拔出兵器就要護住小公子。
諳蠻娜猶豫了一下,還是擡了擡手,制止了親信兵,小兒子的毒不能再耽擱下去,如今乙室部巫醫後繼無人,唯有眼前幾人或許還有機會救活。
裴小西朝那幾名親信兵看了一眼,冷笑一聲,隨即將藥丸送到了吉公子的嘴中。
很快吉公子醒轉,他中的毒比宇哥兒中的毒嚴重得多,且難以得到馬幫的安神香,年紀又小,身體給熬壞了。
好在還是醒了,這讓諳蠻娜看到了希望,她三步並做兩步的來到了兒子的身邊,母子二人看著對方,眼淚都來了。
此時任明宇開了口:「吉公子是怎麼中的毒?」
其實以前任明宇也向諳蠻白朮打聽過吉公子的情況,奈何白朮總是說得含糊其詞,並不知內情。
正抱著兒子捨不得放下的諳蠻娜聽到這話,她身子一僵,苦澀一笑,倒也不瞞著了,說道:「是古裡族人乾的。」
石姑一行人皺眉,吉公子中的毒是古裡族人下的?他們是怎麼做到的。
一旁的裴小西收回把脈的手,沉重的說道:「他的毒與宇哥兒的一樣,看似是乙室部的蠱毒,但並非如此。」
諳蠻娜立即看向裴小西,她像是想明白許多的事兒,隨即,諳蠻娜將包袱遞給了石姑。
「或許你們能從這裡頭找答案。」
諳蠻娜抱著兒子起身往營帳外去了。
石姑幾人將包袱打開,裡頭就隻是帶皿的絲絹,以及一身褻衣,這裡頭也沒有什麼線索呢。
很快諳蠻娜將兒子交給部下,又進了營帳,她看到他似乎還沒有想明白,於是解釋道:「我曾聽父王提到過,救大宗師的船上,那位船東家帶著南邊的口音,船頭旗子上的圖騰我們事後查過,是吳越國的船。」
「那時候大運河才開通,南邊不少商人趕來做生意,吳越小國倒也聽說過,然而我父王說這吳越小國皇室中人與燕國皇室似乎有關聯,我諳蠻族老部下曾在邊城抓到過幾個可的細作,盤問出一些事來。」
說到這兒,諳蠻娜朝石姑和二闆看來一眼,似乎有些猶豫要不要將這番話告訴他們,如今他們沒有交情,隻有仇怨,可是諳蠻娜知道,殺了這些人隻是下策,反而將這些隱密告訴他們,放他們回中原去,如此不僅對寮國好,對他們諳蠻族也是好事。
諳蠻娜思前想後,還是將當年打聽到的消息一併說了:「邊城十六州,的確是老國君之怒火,十大部族之功勞,可是這還不是主要的,而是燕國內部出了叛國之人。」
石姑幾人正在懷疑這叛國之人呢,沒想到能在諳蠻娜這兒得到一些消息。
「當年邊城大戰,有漢人送來火藥,說是燕國前朝流光帝姬的寶庫被人得手,並高價賣給寮國人,得到了巨額財寶送去了嶺南。」
諳蠻娜說到這兒,任明宇突然開口:「可是送去了嶺南的吳越國?」
石姑三人立即看向任明宇,他這是記起了往事?
任明宇此刻的腦子特別的清醒,吃下了解藥後,記起不少事情,但還不是全部,可是當諳蠻娜提到這話時,他下意識的衝口而出,似乎有許多的事情在腦海中一閃而過,甚至他隱約記起幽州城城門下的一戰,他成了衝鋒將軍。
諳蠻娜點頭,她的父王發現了這艘大船不太對勁,從船上買下漢人大宗師無名後,立即派暗探跟蹤了這艘大船,果然從大運河離開後又走了海運,是往嶺南方向去的。
而那個時候,燕國已經傳出,燕國新帝小小年紀便在朝堂上掀起大浪,聽說要開啟海上貿易,要修通庾嶺商道,那會兒庾嶺商道還隻是雛形,這些商人得了這麼多的財寶去往嶺南,目的地可想而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