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休夫帶兩娃,她靠種田風生水起

第452章 宰相提點韋小楊

  韋小葉看過武丫頭、武僕婦的操練後,倒是極為滿意。

  手中沒點實力,賺再多銀子也是給別人做嫁衣,有可能的話,還是得組建一支完全效忠自己的武裝力量。

  如今她身家已經不菲,黃金:852兩;白銀:兩;銅幣:1688枚。

  雖說比那些世家差得遠,卻也過得很是滋潤。

  她才到京城一年而已,身家便已經翻了四倍有餘。關鍵是幾項賺錢的攤子,不過是剛剛鋪開,賺銀子的日子還在後頭。

  首先是京城與八仙鎮工業園,以玻璃窗為主,成衣、箱包等為輔,加在一起結餘八萬兩銀子!

  其次是刑太監,打發人送來的鐵礦山分紅,仍然是三萬兩銀子。

  然後是莊園出息,雖然大半高產糧種留下做為今年春耕之用,其他產出也得了上萬兩銀子。

  最為關鍵的大宗入賬卻是大夏人民銀行。

  運營這數月,投資得利超過兩百萬兩。聖文皇帝最為欣喜,隻因他一人便分得五十萬兩!

  韋小葉分得十五萬兩,戶部同樣分得十五萬兩,內侍省十萬兩、左僕射七萬五千兩,武安侯府也得了兩萬五千兩。

  其他四十六家小股東共分一百萬兩銀子,多的分到兩萬兩,少的也有近萬兩,卻是皆大歡喜。

  這就導緻更多世家削尖了腦袋要入股,經過聖文皇帝、王僕射等人審核,到底又吸納了一百四十二家,新增五百萬股金。

  這麼多銀錢支持下,大夏人民銀行迅速在各州府設立百餘分號,影響越來越大。雖然還無法輻射天下一千八百個縣,卻是有三分之一的州府都有分號了。

  以萬家兄弟估計,今年便可建設三百分號,覆蓋大夏境內三百六十五州!再有三年發展,便能實現遍及各縣。

  各種進項加在一起,韋小葉年收入高達三十萬兩銀子。這也是她有底氣買了百名武丫頭、兩百名武僕婦的原因。

  買下這麼多僕人,連帶著安置她們的家眷,不過才花了六千兩銀子。另外安置五百親衛的家眷,又消耗了五千兩銀子。

  這些家眷可不白吃乾飯,他們分配在七大莊園種田,每家包了數十畝地,完全可以自給自足。

  韋小葉的花費主要是幾兩安家銀子,以及置辦耕牛、農具等項罷了。讓她比較感嘆的是,買下人的花費還不如買牲口多。

  普通僕婦、婆子不過價值幾兩銀子而已,就是相貌好的小丫頭也不過十兩的身價。而一頭耕牛便價值十五兩!

  這就容易理解,為何很多世家僮僕過萬人了,畢竟買下他們根本不需要多少錢。若是衣食住行苛刻些,同樣耗費也不多。

  人命,不值錢!

  盛世尚且如此,甭提亂世了。那確實如草芥般低賤。

  錢多了,錢就能生錢。

  哪裡還需要像以前那般,費盡思慮開發賺錢項目?

  有錢的日子,不需要為生計發愁,便覺得時間匆匆。

  二月初九會試第一場開始,韋小楊經過幾月備考用功,自信滿滿的下場。倒是韋家上下都有些緊張。

  說起來千年之前,韋家祖上也闊過,據說是韓王後人避禍,將姓氏拆了一半,改姓韋。

  就算不提這麼古早,京兆韋家那也是大世家,出過四朝宰相哩!聖文皇帝這一朝,韋家雖沒頂級高官,三、五品的官員也有十餘人。

  五品之下更是超過百人之多!

  可惜,那是京兆韋氏的榮光,跟韋老頭這一脈沒半文錢關係。

  不過,若是韋小楊高中進士,混個一官半職,說不定京兆韋氏便會來認宗。以後可就漸漸脫離農籍,說不定也成就世家哩。

  雖然韋小葉嫁得好,但在韋老頭看來,到底不如韋小楊得勢。

  可要是這次機會錯過了,那就要再等三年。

  因此,韋家人自然緊張不已。

  除了兩個人。

  首先是韋小葉,她早就對韋小楊封神,自然對他極有信心。關鍵是考的排名高低無所謂,反正聖文皇帝承諾授他上縣縣令,或者州長史。

  更讓韋小葉放心的是,特命主掌貢舉考試的大臣,正是當朝左僕射王遐齡。這位宰相老大人,才拿了銀行的七萬五千兩分紅,哪會不照顧韋小楊?

  為了給左僕射留下印象,開考前她特意讓陸瑾瑜帶著小楊過府拜訪。王遐齡得知他是韋小葉親弟弟,便隨口問了幾句經義。

  韋小楊本來最弱的就是經義,畢竟學習時間短,不可能部部精通。然而,備考這幾個月以來,他總向柳茵討教,卻是頗得三味。

  王遐齡見他應對自若,也漸漸起了興緻,又即興考起了詩詞。韋小楊做不出什麼出府鳴州傳天下的大作,卻勝在才思敏捷,有七步成詩的效率。

  王遐齡這才正眼看了看韋小楊,卻又考起了時務策論:

  三道有亂民逆匪之患。朝廷將遣大軍征討,此自一鼓而擒之易事也。然賊亂已擾朝廷賦稅之徵收與運輸,試問戰後何以復民生,又何以絕後日賊匪之再起乎?

  韋小楊可不是死讀書的人,他也知道科舉重策論,而策論往往以時務出題目。三道賊亂之事,他也早就和陸瑾瑜談講過。

  當下便將應對之策侃侃而談,其中一些觀點竟讓王玄策眼前一亮。比如由朝廷出面,明令地方官府支持大夏人民銀行,增強其影響力。

  聖文皇帝曾經下旨,令各州縣徵收上來的賦稅中,現銀一律通過銀行上繳。

  但是,天下那麼多州縣習慣了以往的流程,可不是都願意配合。

  皇帝與世家共治天下,並不是他下了聖旨,天下便會景從。並且銀行分號還不夠多,所以進展緩慢。

  王遐齡入股銀行是抱著跟緊聖文皇帝的腳步,本來沒太多期望。但是年底分紅之時,卻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。

  投入十五萬兩,當年就分到七萬五千兩,這來錢也太快了!關鍵還是光明正大,乾乾淨淨!

  韋小楊提銀行這事,他就心中一動。王遐齡興緻頗高的讓小楊展開說說,足足相談了一個時辰。

  

  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