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 婆母給的嫁妝
「親家母,這話我當真不愛聽了。你何家大郎去得早,扔下燕子她們娘倆,燕子心裡苦悶,時不時回到娘家,也是為了消散一下,怎麼就成了『早就動了心思』?分明是因為蔓花……」
秦氏打斷了郭氏的喋喋不休:「娘,別再說了。」
高嬸子定定地盯著郭氏:「我們村裡的馬媒婆,早就私底下給我透過風。你們這村的媒婆,你以為她們不相識?」
高嬸子的一句話,讓郭氏息了聲。
秦氏的臉也有些發紅:「娘,如你所說,人都是想過好日子的。隻希望你們把杏丫養好。」
「好,隻要話說明白就成。那棉被與簪子,就當作是我這婆母給你的嫁妝了。」
高嬸子到底有些難受,催著蔓花走。
直到母女倆的身影消失了,秦氏看著她們放下的那塊肉,到底心裡難受,眼裡湧上了淚。
「看看你這個不中用的!這下好不容易找到合意的了,就不用想著從前了。前頭又隻生了個閨女,還想著作甚?年後十六,大好日子,你嫁到新家去,以後都過美滿日子。」
郭氏一邊勸著,一邊拎起那塊肉:「這塊肉真不錯,五花三層的。也不知我那新女婿,大年初幾會來,又會提多少年禮。」
郭氏說著,便去廚房收拾去了。
秦氏獃獃地立在堂屋裡,好一會兒後,娘家嫂子撇撇嘴:「好了,大過年的,再說又要出嫁了,可不興流淚。沒的敗壞了家裡運道。」
秦氏連忙抹了抹淚,回到自己屋子裡去了。
這屋子,從她出嫁後,就沒收拾,堆了不少雜亂的東西。
好歹床還在。
她從何家拿回來的被子,當天就被郭氏欣喜地接了過去,誇讚她有孝心。
此時她手握著蔓花給她的銀簪子,摩挲了好一會,才收到櫃子裡,小心地包好。
雖然是二嫁,但有了這銀簪子,好歹也是體面的。
蔓花與高嬸子走到村口,便坐了牛車回去。
高嬸子收拾了自己的心情:「以前啊,我連這牛車都不捨得坐。這次,就是託了我閨女的福,也捨得坐了。」
蔓花笑道:「我家老太太總算不為了一兩文錢再啰嗦我了。一會咱們再去買點年貨?」
「咱們已經準備許多了,還買!不行,錢都要花到刀刃上,不許買了。」
母女倆說說笑笑著,結果還是去買了些米糕與桂花糕,為了讓家裡兩個丫頭吃得高興。
雖然秦氏已經確實去相看,並且不回來這個家了,但母女倆都一早有了心理準備。
今日,似乎更是去確定了事實而已。
因此,雖然有失落,卻也接受了這個結果。
互相安慰了幾句,兩人買了些東西,心情又變得極好。
臘月二十九。
家家戶戶都在大掃除,為了迎接新年做準備,有條件的還殺了豬。
也有好些人請讀書人楊文寫了春聯,圖一個喜慶。
楊文正好忙活得差不多了,卻見王大松過來了。
楊文對王家人沒有好印象,因此也不熱情。
王大松卻請楊文去家裡寫春聯,楊文直接拒絕:「若是要寫的話,就在這兒寫吧。一副春聯五文錢。」
「潤筆費是必須要有的。實不相瞞,楊小兄弟,今年我們王家實在太過晦氣,因此我家老頭想請你這個讀書人去我家裡,也能祛一祛晦氣。你放心,潤筆費我們多給。」王大松賠著笑臉。
楊文皺了皺眉:「沒必要吧?我雖讀了點書,但哪裡又能去晦氣?要寫的話就在這兒寫吧。」
「二十文!我爹說了,請了你去我家寫,潤筆費給二十文。」
看著一臉笑意的王大松,楊文有一些心動。
寫一副春聯二十文,這錢,也挺好賺。
「那便去吧。」
說著,楊文便收拾好文房四寶與紅紙,跟著王大松過去。
路上,也遇到了其他幾個村民,得知王家請了這讀書人到家裡,為了在這年節時「去一去晦氣」,他們還笑了幾下。
一進王家的院子,王大松請楊文去堂屋:「楊小兄弟,你先進去,那裡有桌子,光線也好。我去倒杯水。」
楊文說著「不用了」,王大松卻一溜煙走了。
他隻得到了堂屋,低頭把自己帶的文房四寶放在桌子上。
哪知,忽然堂屋大門被一關,還是被外面拉上的。
楊文一愣,高聲喊道:「怎麼回事?怎麼關門了?」
但是大門並未打開,相反旁邊屋子的門打開了。
楊文一瞥,那門一打開,便有些氤氳的熱氣冒了出來,他隻覺得奇怪。
待他反應過來時,已經來不及了!
隻聽一個女子的驚叫:「誰啊?我在沐浴!」
那個女子竟然已經走了出來,下身穿著長褲,但是上身隻著了一件肚兜,一件薄薄的中衣。
中衣的扣子都未系!
露出脖子兇口一大片白花花的肌膚!
楊文隻覺得腦子「嗡」的一聲,暗叫一聲,吾命休矣!
他瘋狂地拍打著堂屋的大門,哪知那女子竟然直接靠了過來。
「楊哥哥……」
楊文猛地要推開她,卻被她雙手抓得緊緊的。
堂屋的大門也被打開了。
屋前圍著好些人,除了王家人,還有隔壁兩戶人家!
所有人都驚了一瞬,而後一齊發出驚喊。
王小苗也驚叫一聲,匆忙跑到隔壁屋子裡去了。
楊文偷窺了王小苗沐浴……
楊文與王小苗私會……
這兩個消息像風一般,很快就吹到了村子裡各個角落。
楊文被王家人圍住,他從一開始的嘶喊,到後來的沉默。
還喊什麼呢?
自己被「仙人跳」了。
自己跌進了這個局。
當真可恨啊,為了二十文錢,竟然被這王家做了局。
王小苗一面「嚶嚶嚶」地哭泣,一面心裡暗喜。
何氏在她耳邊低聲道:「這下可如你的意了?」
王小苗沒忍住,嘴角微微揚起,而後用力地壓了下去。
楊亭在家,看著老娘急得差點栽倒在地,冷靜道:「娘,咱們先去請裡正。裡正定會給我們一個公道的。」
「沒錯,亭兒,咱們去。」
說是這樣說,但楊母隻覺得全身無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