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休夫帶兩娃,她靠種田風生水起

第355章 順勢籌建八仙鎮

  「您圈定的這些廳堂,我便隻收一萬兩成本價可好?」韋小葉笑眯眯的道。

  高知府這才滿意,「韋娘子果然爽利,就是一萬兩!不過這筆銀子由府衙出,我寫個手批,韋娘子稍候去戶房領取便是。」

  高知府不僅寫了領官銀的批文,還將優免三個村子匠班銀,徵發工坊用地之事,寫了詔令文書交予韋小葉。

  又入賬一萬兩銀子,還在其次。高知府寫的詔令,才讓韋小葉真正的欣喜不已。有了這兩份文書,她就可以肆意雇傭工匠,擴大經營規模了。

  優免匠班銀,針對的是加入韋小葉工坊的匠人,外人可沒有這個待遇。這樣一來,哪個工匠不願意被她雇傭?

  甚至要打破頭,爭搶名額!

  工坊用地的批文,更是相當於特意圈地,支持韋小葉創辦工坊。鍾李村、張郭村並不大,因為兩村並沒有民戶,都是匠籍。

  荷仙村卻是不小,尤其三個村子中間有三、五百畝荒地,以前是礦山。早就被挖成了平地,許是土質原因,隻生了些荒草。可正適合建工廠。

  這可比得了一萬兩銀子,來得實在多了。

  謝過高知府,韋小葉先去戶房領了銀子。回到家後,她便在房內寫寫畫畫,準備大興土木,將名下的工廠、工坊集中起來重新規劃。

  經過了三日實地考察,韋小葉野心大起,在與三個村子的裡正、村老等人商議後,足足考慮了七日,才完成了初步規劃。

  韋小葉要利用這三個村子,在府城近鄰打造出座工業重鎮!

  因這三個村子都歸南楚府首縣宏武縣管,她又去縣衙與莊縣令商議了半晌。雖然她有高知府的詔令,有什麼事情,縣令也不敢不配合。

  然而,花花轎子眾人擡。別看人家隻是七品官,真要是心裡不爽,使起跘子來,也足夠讓韋小葉難受。

  不管她賺多少銀子,在讀書人和這些官員眼裡,仍然是可以隨意拿捏的角色。

  莊縣令年老,任期也將滿,對韋小葉所求無有不應。他也默默收下了韋小葉獻上的一方上品冰紋玄武首端硯。

  端硯較貴重,最普通的一方也往往價值在十兩銀子以上。韋小葉送禮用的這方冰紋硯,更是價值高達三百兩銀子。

  她也是在打聽出莊縣令酷愛收藏硯台,才特意買了來。

  莊縣令也不推辭,邊玩賞起硯台,邊就答應了韋小葉一系列請求。

  韋小葉得到府、縣兩級衙門的各色文書,這才神清氣爽的去操辦。

  首先,鍾李村、張郭村合併為鎮,取名八仙。其次,徵召荷仙村工匠加入,共得了一百五十戶匠籍,合計八百二十一人。

  在三村交界處,圈定五百畝工業用地,建成工業園區。先是建起簡易的護欄,以備日後再建圍牆,將所有工廠封閉。

  然後以工業園為中心,在外修建民居與商鋪子,最終打造成商業小鎮。

  三月初三,韋小葉先是找到李誠,他是李信的兄長,鍾李村、張郭村的裡正。然後再將李信、李瞳、韋小楓、韋小杉等人全部叫在一起開會。

  她先是將自己的規劃明示眾人:

  工業園方方正正劃為九個區域,上三區為箱包工坊、成衣工坊、五金工坊;下三區為鐵器工坊、玻璃工坊、營建工坊;

  中三區特殊些,左為餐飲食坊、右為急遞運坊、中為運營坊。

  上三區分別服務成衣、箱包五金件製作。主要供應雲想衣裳的產品。下三區則是用來生產曲轅犁、玻璃窗以及營建相關的木工、瓦工、石匠等工種。

  餐飲食坊更是必須要有,畢竟民以食為天。在這裡將修建兩排食肆、飯館、酒樓,以後供來八仙鎮進貨的商人食宿。

  韋小葉、銷售人員、以及負責商鎮管理的人員,便居中辦公,以及時協調各區的匠人、業務訂單、銀錢調撥等事。

  急遞運坊則是管理貨運之事,將所有騾子、驢子、馬匹、船隻集中使用。

  這還隻是大的規劃,各個區域的詳細規劃,韋小葉也分別與幾大負責人溝通過。

  李誠、李信等人聽得咋舌,雖然韋小葉找過他們,也提前商議過工業園的事。但這整體的規劃還是第一次聽到。

  李誠頻頻點頭讚歎,「韋娘子這是準備建城啊!」

  韋小葉聞言莞爾一笑,「建城不至於,也就是搞個商業小鎮子。這裡位置不錯,前臨巡檢哨卡,後有府城依靠。左近揚志官道,右接江邊良田。」

  「八仙鎮建成之日,便是八百匠戶興旺發達之時。且不說有這些工坊,匠人們能賺多少銀子,哪怕是各位的眷屬,沿街做些小生意,也能賺個盆滿缽滿。」

  眾人聞言自是歡欣鼓舞,相互看著傻樂。他們可是窮困了多少年了,韋小葉可不光有規劃,還有府衙、縣衙的文書。

  八仙鎮這事,靠譜!

  韋小葉見士氣可喜,趁熱打鐵將各人的任務一一分派清楚。

  李信負責玻璃工坊,李誠負責營建工坊;

  韋小楓負責鐵器工坊,餘氏負責餐飲工坊;

  韋小絹負責成衣工坊,何蔓花負責五金工坊,艾草負責箱包工坊;

  韋小杉總掌玻璃窗安裝項目,兼管急遞運坊。

  韋小葉自己坐鎮運營坊,韋小纖則是總賬房。

  其中,李誠的任務最急,他先要將瓦匠、木匠、石匠等營建匠人挑出。然後修建各處工坊。光這一條,再快也要幹上一整年。

  完成之後,還要在工業園區外,興建民居、商鋪,又要一年時間才成。別的不說,這些營建相關的匠人,至少兩年內都有生計了。

  這些做好了,按韋小葉的規劃,還要修建幾條道路,用來連接官道、渡口等處。

  其他人的任務相對就簡單些,該搬遷的搬遷,比如曲轅犁工廠、成衣工坊、箱包工坊。之前租的地方本來也不大,說搬也不過準備個三、五日即可。

  玻璃工坊仍然在原址,韋小葉在規劃時就考慮到這裡的特殊性。生產玻璃的瓷窯,不是隨便哪裡都行,這個是不能輕動的。

  

  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