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有,隻要有發燒立即就要叫大夫,切莫等著燒高了再叫大夫喝葯。風細此時真希望暮雲平在身邊,他肯定能記下一冊「兒童驚厥注意事項」。
不一會鄒夫人來探望,風細見她沒帶孩子,便見了。然後大秀帶著蘭姐兒和兒子來了,怕病氣過給孩子,風細沒見。讓蘭姐兒也回去,麥冬這幾天都沒空教她。
再接著良安官吏的夫人都來拜訪,然後小學堂的院長夫子的夫人們也相繼來了。連軍中將領的夫人也來了不少。
都還帶了許多禮物,風細也沒心情與她們寒暄,隻讓小桂和唐媽去上茶,隻說小公子還在病中,夫人沒空出來。
她們自然沒意見,孩子生病當娘的有多著急她們是明白了。留下禮物喝杯茶就走了。當晚小桂來報,收到的禮物多為小兒常用藥材,也有吃食和衣物。
風細讓悄悄把藥材送到醫館,吃食和衣物送到自強幫,不能浪費了。病中孩子的藥物吃食,風細是不敢讓吃外面來的東西的。
傍晚軒軒又懨了起來,坐著歪著頭,躺下又不安穩,一摸果然燒了起來。風細是真怕他驚厥,忙上床摟著他唱歌。
麥冬寸步不離地守著,勸慰風細:「這次燒退了就該好了,夫人放心,這是慢慢燒起來的,不比昨天是急燒,不會再驚風了。」
果然喝了葯之後軒軒開始發汗,前後一個時辰燒就退了。又吃了小半碗面,摟著風細的脖子睡著了。
麥冬忙道:「夫人您一日夜沒合眼,就和小公子一起睡一覺,我在這守著。」
風細拍拍她的手:「你也一日夜沒合眼啊!我沒一點睡意,睡也睡不著。不如你去睡上半夜,下半夜來守我再睡。」
麥冬應下,可到底還是不放心,或者說怕風細不放心。讓人送信到醫館,叫來她表妹良姜。
與她同齡,同樣是打小學醫的,去年才被秦大夫叫到醫館來學習。
良姜膽子有點小,給風細行禮都不敢擡頭。聽麥冬說完小公子的現狀,她小心地坐在了床前,一邊看脈案,一邊給軒軒把脈對比。
還小聲問小桂,小公子今天吃了什麼?喝了多少水?上了幾次廁所?大號是硬是稀?還讓把藥渣拿到廊下她看看。
風細冷眼旁觀,這良姜到是個仔細的。本來她隻是代替表姐守半夜,後半夜麥冬來時,風細出言把良姜留下:
「這段時間良姜姑娘就住在府上,等小公子好了再回醫館。」
第三天,軒軒的燒退了。因為風細不許他出門,他吵鬧的很。中午的時候出了太陽,風細便把他裹個嚴實,牽到花園散散步。
來到幼兒園旁邊,一個小朋友都沒有,軒軒默默地去玩了一下滑滑梯。
失落地說:「娘,念安哥哥他們什麼時候回來?」
風細摸摸他,出了點汗,換條汗巾後道:「等你好了能上學的時候,他們就回來了。」
「我什麼時候好?我不要生病!」
「不想生病平時就要多吃飯多睡覺,多跑一跑。還有,吃東西不能太大口,要多吃青菜,不能吃太多肉。「
軒軒眉毛一皺,可憐巴巴地說:「隻吃一塊有皮的肉行不行?「
「行!」平時調皮的跟個小猴子似的,這一生病,也乖巧的疼人了。
麥冬提醒:「小公子還不易在外面活動太久。」
風細抱起他:「我們回去吃點心好不好?」
軒軒搖頭:「不好!」
「為什麼?你還想在外面玩嗎?」
「吃了點心又要喝苦苦藥。」
這時聽到甜果兒的哭聲,風細讓小桂用嬰兒車推甜果兒來花園散散步。
軒軒一聽妹妹要來,開心的要等她。風細卻牽著他回去:「還不能和妹妹一起玩哦!等你徹底好了咱再跟妹妹玩。」
接下的兩天,他隻有少許咳嗽流鼻涕,再沒發燒。風細這才放心,麥冬改了藥方,不那麼苦,隻有些甘。軒軒也不再怕喝葯。
七天之後,孩子徹底好。風細和照顧的人都瘦了一圈,當然,軒軒也瘦了一圈。
這麼大小的孩子,就是掉一斤肉看著都瘦了許多。圓臉變成尖臉,一雙眼睛更大,肋骨都看的到。
風細心痛地說:「要好好給小公子補一補。」
小桂笑道:「夫人放心,小孩子瘦下來容易,胖起來也容易。小公了長的高,本就顯瘦。」
本來約好第二天幼兒園開課,豈料當天晚上風細發現軒軒睡覺竟然有呼嚕聲響。
換個姿勢聲音小點,沒一會又響了起來。她叫來麥冬:「你聽聽,小公子怎麼會有打呼聲?昨天還沒有啊!」
麥冬聽了一會,皺眉道:「應該是發燒感冒,喉核腫了。明天開點清熱於咽的葯喝兩天,隻要不是乳蛾之症就無大礙。」
喉核也就是扁桃體,因為發炎時形似乳蛾。所以中醫稱扁桃體發炎,為乳蛾之症。
一個夜裡,風細不時為軒軒翻身換姿勢。發現側睡脖子直著,呼嚕聲小些。隻要睡平了,或是脖子歪著,呼嚕聲就極大,聽著就是呼吸不暢。
扁桃體是呼吸道系統的門戶,並且兒童的扁桃體還是成長階段,肥大起來想消下去就難了。
而扁桃體肥大就易極發炎化膿,若是後世,實在嚴重了還能作手術割掉,而這裡,風細是絕對不放心做這樣的手術的。
第二天隻好再挨個送信,幼兒園還不能上,小公子的病還沒好。
軒軒一起來,麥冬立即拿著壓舌闆,良姜舉著燈,和風細三人一起看。果然軒軒的扁桃體腫了,紅紅的,到沒膿點。
麥冬道:「先吃兩天葯。夫人,不敢瞞您。像小公子這樣喉核增大,想消下去是難了。
以後隻能防著不發炎,平時多喝些清熱的茶水。待到七八歲上,也就好了。」
風細早有心理準備,她點頭道:「先給小公子開藥吧!平時喝的茶也開一些。」
良姜見風細表情凝重,小聲地道:「其實喉核腫大對孩子也是有些好處的。
喉核吸熱,孩子體熱骨健,個頭就比同齡孩子高。隻要防著不常化膿至燒,是不怕的。」